「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的是即使兩個研究者的能力相當、對科學的貢獻也相當,但原本就有名的那位會比原本無名的那個得到更多的關注與認可。比方說,只能有一個獲獎人的獎項通常會被頒發給原本就有名的那位(實驗室大老闆),而不是原本默默無名的那位(苦情研究生)。於是,有名的科學家愈來愈有名,相對地也能夠累績更多的名聲與資源。
「馬太效應」最初由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於1968年所提出。但如何解釋這個現象?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些人得到了資源(不管是研究經費、人脈、或其他各式各樣的資源),後續當然更有機會有高品質的研究產出,有了產出後當然就能得到更多的獎項、資助與名望。
當然過去也有不少研究試圖釐清「馬太效應」的成因,但總是有個很大的限制──搞不好獲獎人真的在某方面比沒得獎的人更優秀啊!新研究克服這項限制的方法,得力於荷蘭的一個研究經費方案Innovation Research Incentives Scheme的機制。這是荷蘭的年輕研究者獲取初期研究經費的最主要來源,它機制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們判斷申請者能不能拿到經費是基於每個人的分數是否達到標準。例如,我們假設標準是60分,那就表示分數超過60分的人都可以得到經費,但分數低於60分的人都拿不到。所以,61分的人跟96分的人都可以拿到錢,但59分的人跟21分的人都一毛錢也領不到。但是我們可以想像,61分的人真的有比59分的人厲害到哪裡去嗎?就像考試的時候,猜錯一題選擇題可能就是及格與不及格的差別啊。所以研究者們假設,分數剛好通過、跟分數非常接近但未達標準的兩群年輕研究者的實力其實是相當的,但兩群人基於運氣好或不好,只有其中一個拿到了這筆重要的研究經費。那麼這些人在他們往後的研究生涯中,得到了什麼不一樣的待遇呢?
結果顯示,在那些分數剛好通過標準因而獲得初期研究經費的這群人之中,有較高比例的人日後也成功獲得了其他研究經費(相較於分數接近但未獲得初期研究經費的那群人)。這個現象不斷重複的結果,導致在八年後,其中一群人所累計得到的研究經費總額比另一群人所得到的經費的兩倍還要多(這還沒把第一筆錢算在內)!還有,在10-16年之後,這群人有28%成了正教授,但另一群人只有19%獲得正教授的職位。
問題是,第一群人的研究產出真的有比另一群人高嗎?就像先前提到的解釋:得到經費的人或許做出了更好的研究,因而幫助他們申請到更多的經費。答案恐怕不支持這項解釋。因為這兩群人在得到第一筆研究經費前後(前十年內與後五年內),兩者的論文發表數量(publication)、論文被引用次數(citation)、以及H指數(H-index,是一個綜合評量產出與品質的指標),都不相上下。顯示至少在得到這筆重要的初期研究經費之後五年內,這群分數低空飛過的年輕研究者,之所以能得到更多其他的研究經費,並不是因為他們拿了這筆錢之後有了更好的研究成果。而或許只是因為他們的簡歷上,「研究經費」的欄目裡面多了一行。
這項新研究也發現,一開始申請失敗的那一群人,日後有較少比例的人會繼續申請幾個大型的研究經費(但並不是因為這些人離開學術界或搬到別的國家,就只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再繼續申請)。當然除了鼓勵失敗的人不要灰心,可以繼續嘗試以外,更重要的是,制度應該有所改變了。
參考文獻
Bol, T., Vaan, M. de, & Rijt, A. van de. (2018).
The Matthew effect in science fu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5(19), 4887–4890. doi:10.1073/pnas.17195571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