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5

適當時機的認知再評估(情緒調節)方有助於心理健康

“我不願受我的情緒擺佈。我要利用它們、享受它們、主宰它們。”
-奧斯卡·王爾德
過度的情緒反應,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認知再評估”(cognitive reappraisal)是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或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中的一種策略。各位可以這樣理解這個策略:當一件事引起我們過激的情緒反應時,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立場去看待這個事件,試著重新詮釋事件本身,從而降低事件所引發的情緒反應。
圖片來源:David Amsler

舉個例子好了。你正開著車開開心心地要去參加表哥的婚禮,但沒想到前方道路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導致了大塞車。你覺得焦躁不已,因為這下非得遲到大半個小時不可。隨著塞車時間愈來愈長,你的不爽也逐漸增加:「這道路設計怎麼那麼爛!」、「到底是誰開車那麼不小心啊!?」、「啊難道不能處理快一點嗎我都要遲到了耶!!」、「晚到要跟不認識的人坐一桌到時沒話聊好慘啊。」、「路上車那麼多是怎樣這些人是不會待在家喔莫名其妙。」、「沒事幹嘛今天辦婚禮啦是不會改天再辦喔。」、「表哥結婚干我屁事啊!!」、「全世界的人都單身就好啦!!!(咦?)」於是你陷入愈來愈負面的情緒中。

但是你也可以選擇不要跟自己過不去,這時候“認知再評估”的技巧就派上用場了。試試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情境:「臺灣婚禮通常都不會準時開始,等等我到的時候婚禮差不多剛好開始,這樣就不用乾等了耶。」、「晚點到那些三姑六婆才不會有機會問我什麼時候要結婚一個月賺多少,太好了!」、「如果跟不認識的人坐一桌說不定有機會認識新朋友呢,聽說今天新娘的朋友都很漂亮」這樣重新包裝之後,便幫助你遠離了原本不愉快的情緒。
圖片來源:Moazzam Brohi

但問題來了,這個技巧好是好,但是我們用愈多愈有幫助嗎?會不會有不好的副作用啊?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搬出來用,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有一派的研究者認為,應該依據“情境可控制性”(situational controllability)的高低來選擇要使用或不要使用“認知再評估”這個技巧。拼命濫用,或在不恰當的時機用,反而不好。而所謂適合使用的時機,是指“情境可控制性”低的時候,也就是你覺得狀況難以控制時。但是當你遇到的情境其實有很高的可控制性時,避免使用這項技巧是比較好的選擇。
2016年十月,澳洲研究者發表的一個研究收集了一群實驗參與者的資料之後,認為他們的實驗數據支持這個想法。參與者在他們的智慧型手機上安裝了實驗用APP,這個APP每天會多次詢問並記錄參與者在不同時間點是否使用過“認知再評估”技巧,和當時環境的可控制性。結果發現,“認知再評估”技巧的使用量與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指標毫無關聯。什麼意思?就是說並不是用愈多的人就愈不焦慮、憂鬱、壓力大、或神經質。而且,那些心理健康狀態較好的人,多選擇在情境可控制性低的時機使用“認知再評估”;而那些心理健康狀態較不佳的人,恰巧多在情境可控制性高的時候使用這個技巧。
研究者如此描述“認知再評估”-它並不是萬靈丹。就如同所有的藥物或治療方式一樣,並不是一股腦兒的任意服用就會達到最大效果。在不恰當的時機使用,或許還會有不良副作用產生。日後當大家又遇到不愉快的事件時,可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拿“認知再評估”出來用,得先想想這情況有沒有你能控制的部分喔。比方說,阿祖九十九歲高齡突然去世,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上課不聽課考前又狂打電動沒唸書導致期中考成績很爛,這聽起來像是下回可以好好控制進而避免的,是吧?
參考文獻:
Haines, S. J., Gleeson, J., Kuppens, P., Hollenstein, T., Ciarrochi, J., Labuschagne, I., … Koval, P. (2016).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Strategy-Situation Fit in Emotion Regulation in Daily Life Is Associated With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956797616669086.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6669086
Troy, A. S., Shallcross, A. J., & Mauss, I. B. (2013). A Person-by-Situation Approach to Emotion Regulation Cognitive Reappraisal Can Either Help or Hurt,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12), 2505–2514. 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1349643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