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戀童癖者的抑制功能

根據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10),戀童(Paedophilia)指對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前期兒童有性偏好者。當然,並不是所有符合戀童診斷的人都會真的去猥褻或性侵兒童。(就好像不是每個對成年異性有性偏好的人都會去猥褻或性侵成人啊。)

那如果去比較‘真的’有猥褻或性侵兒童,跟沒有做出這些行為的戀童癖者,他們的大腦應該有哪裡不同吧?
圖片來源:Porsche Brosseau (CC BY 2.0)


或許因為人口數量不足,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相關研究。雖然曾有研究指出有犯罪史的戀童癖者的杏仁核體積比較小,但後續卻有研究不支持這個結果。不過最近的數個研究都得到類似的結果:有性犯罪史的戀童癖者專司抑制功能的腦區可能體積較小,或是和其他腦區的連結有點問題。
為了為這個研究領域多加入一些證據,德國的研究者找來了一群有性犯罪史的戀童癖者,一群沒有性犯罪史的戀童癖者,和一群無戀童癖的普通人。比較他們的抑制功能有何差異。
實驗中用的是Go/NoGo作業。很簡單,螢幕上可能會出現X或+。如果出現X,參與者就要趕快按下按鍵;但如果出現+就不能按。而X出現的比例比較高(80%)。直覺想來,要在這個作業得到高分的話,就是該按的時候要能按很快,但不該按的時候又要能及時停住動作。也就是抑制功能要夠好。
實驗結果是,沒有性犯罪史的戀童癖者,相較於有性犯罪者的戀童癖者,在+出現時錯誤按下按鍵的次數比較少(雖然只少了一點點,但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那大腦的反應有什麼不一樣呢?
圖中可見無性犯罪史的戀童癖者,他們的在這兩個大腦區域在需要抑制動作的情況下,比有性犯罪史戀童癖者的大腦有更強的活化。
圖片取自原始論文圖三 (Kargel et al., 2016)

遇到+(NoGo)的時候,相較於遇到X(Go)的時候,因為需要抑制自己按鍵的動作,所以會極度仰賴負責抑制或控制功能的大腦區域。而在這之中,沒有性犯罪史的戀童癖者,他們左側後扣帶迴皮質區(left 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左側上額回and the left superior frontal gyrus)出現了比較強的活化。暗示著這些負責抑制功能的大腦區域的賣力工作,讓這群人出現比(有性犯罪史的戀童癖者)較好的抑制功能。
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何他們沒有真的做出犯罪行為。聽起來很合理吧?但是怎麼這麼直截了當的問題到現在還沒有共識或定論?或許真的是因為人口數不夠所以一直很難收集資料吧。再加上之前的研究又常把有性犯罪史跟沒有性犯罪史的戀童癖者混為一談,造成了過去研究在結果上的不一致。
Kärgel, C., Massau, C., Weiß, S., Walter, M., Borchardt, V., Krueger, T. H. C., … Schiffer, B. (2016). Evidence for superior neuro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hibitory control abilities in non-offending as compared to offending pedophiles. Human Brain Mapping, n/a-n/a. https://doi.org/10.1002/hbm.234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