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0

透過兒童繪本教小孩,主角是誰有差嗎?

童書、故事書、兒童繪本,不只被大人當作安撫小孩的工具,也被當作教育小孩的媒介。不管是生活習慣的養成,還是價值觀的建立,主題包羅萬象琳瑯滿目,幾乎是想得到的都找得到。有趣的是許多童書或兒童繪本內的主角都不是人類,而是動物,而且是擬人化的動物。不管是兔子、獅子、大象、小豬、青蛙、老鼠、狐狸、還是長頸鹿,時常以穿著人類的衣服,用兩隻腿走路,說話時和人類一樣比手畫腳的形象出現。有人說,以動物作為主角比較能吸引小孩的注意力,但不確定這個說法有沒有證據支持。但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Patricia Ganea質疑,若繪本的主角是擬人化的動物而不是人類,那麼繪本中想要傳達給小朋友的教育訊息可能不一定能讓小朋友接收到。
Enokson (CC BY 2.0)

Ganea這樣推論的根據之一,是因為當故事中的角色情境和現實愈相近時,學齡前兒童愈有可能成功複製故事中主角的行為,或學到相對應的概念。只是過去沒有人進行過類似的實驗,最相近的研究大概是兩個比較以人類為主角vs.以幻想生物為主角的實驗。那兩個實驗發現,當故事主角是人類小孩而不是小精靈之類的幻想生物時,三、四、五歲的小孩較有可能把故事主角解決問題的方法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不論是解決社會互動的問題還是物理問題。
為了驗證以人類為主角vs.以擬人化動物為主角的童書,在道德教育的效果是否有差別,Ganea的實驗室進行了以下的實驗。四~六歲的實驗參與者被分成三組,一組閱讀主角為〔擬人化動物〕的繪本,一組閱讀主角為〔人類〕的繪本,還有一組是〔對照組〕,閱讀一本和道德無關的書籍(準確來說,其實是實驗者唸給小孩聽,當然小孩也一起看著書)。他們選用了《Little Raccoon Learns to Share》這本書讓〔擬人化動物〕組的參與者閱讀,繪本的主角是一隻擬人化的浣熊,而書的主旨則放在「分享」這件事上。〔人類〕組的參與者讀的書則是研究者以Photoshop把《Little Raccoon Learns to Share》中的擬人化動物替換成人類之後的版本。所以這兩組讀的故事其實是一樣的,只是角色不一樣而已。〔對照組〕讀的是一本跟種子有關的書籍,跟分享無關。
在參與者看書前/後,實驗者都會發給每個兒童十張貼紙,並且告訴他們如果他們願意的話,可以分一些貼紙給另一個無法參加實驗、拿不到貼紙的小朋友。根據參與者願意給出的貼紙多寡,來測量他們在閱讀前後,「分享」的意願有什麼樣的變化。
如研究者所預期,閱讀以人類為主角的繪本的學齡前兒童,在閱讀後變得較為慷慨。但〔擬人化動物〕組的參與者在閱讀後願意分享的貼紙數量,和〔對照組〕的參與者一樣,都比閱讀前還要少
對學齡前兒童而言,擬人化動物究竟跟動物比較接近,還是跟人比較接近?實驗中的兒童無法從擬人化動物身上學到分享的行為,是因為他們把擬人化動物看作是動物而不是人嗎?整體而言,學齡前兒童傾向於將擬人化動物與動物行為做連結,而不是與人類行為做連結。比方說,他們會認為一隻擬人化的雞會像一隻真的雞一樣啄地上的食物吃,而不是坐在餐桌前以刀叉進食。但研究者也發現,在〔擬人化動物〕組之中愈是將擬人化動物和人類行為連結在一起的參與者,在閱讀後願意分享的貼紙也愈多。暗示著兒童無法從擬人化動物主角身上學習分享,部分原因來自於他們並沒有把擬人化動物當人看。
就如同其他題目一樣,這個現象是否屬實需要更多的證據支持,就算是真的,也不表示大家只能捨棄所有以擬人化動物為主角的童書。畢竟在現實生活中,大人陪小孩看繪本時,並不會只是把繪本的內容從第一個字唸到最後一個字就結束了,通常還會引導小朋友從故事中的角色聯想到自己,這樣做其實有助於小朋友學習故事中角色的行為和這些行為背後的抽象概念,或許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主角是擬人化動物依然達到教育的效果(當然這也需要證據支持就是了)。
註:研究者提醒,〔擬人化動物〕組的參與者在讀完繪本後,貼紙的分享數下降。不應該把這解讀成以擬人化動物為主角的故事會導致學齡前兒童不願意分享,因為對照組也出現了一樣的情況,實際的原因有很多其他可能。

參考文獻
Larsen, N. E., Lee, K., & Ganea, P. A. (2017). Do storybooks with anthropomorphized animal characters promote prosocial behaviors in young children? Developmental Science. doi:10.1111/desc.12590
Richert, R. A., & Smith, E. I. (2011). Preschoolers’ Quarantining of Fantasy Stories. Child Development, 82(4), 1106–1119. doi:10.1111/j.1467-8624.2011.01603.x

Richert, R. A., Shawber, A. B., Hoffman, R. E., & Taylor, M. (2009). Learning from Fantasy and Real Characters in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10, 41–6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