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存在很多迷思,或都市傳說,而且有些好像不管再怎麼宣傳再怎麼教育也無法根絕,其韌性之強根本和蟑螂不相上下。像是「人類只用了大腦的10%」,或是「接種MMR疫苗可能會讓小孩得自閉症」(註:MMR疫苗為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後者這類迷思不但會危害到個體的權益,還有導致傳染病的大爆發的風險,所以若是能夠糾正民眾的觀念,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只是,要怎麼糾正呢?
World Bank Photo Collection (CC BY-NC-ND 2.0) |
另一種近年來開始流行起來的方法是利用資料視覺化來呈現正確的訊息。一般認為以圖像來傳遞,會比用落落長的文字敘述更有效率。舉例而言,若是想要消除「接種Y疫苗的副作用超大最好不要給小孩打預防針」這個迷思,可以把〔打預防針〕和〔不打預防針〕兩者的風險資料視覺化。比方說〔打預防針〕的小孩100個之中有8個會出現輕微的不適症狀,〔不打預防針〕的小孩100個之中有20個會出現輕微的不適症狀還有12個會出現嚴重的症狀。兩相比較之下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哪個選項比較好,照理說應該是個可行的方法。
視覺圖像化的範例。圖片取自Pluviano等人之論文。 |
還有一種方法在臺灣的香菸盒上可以看到,就是引發人們的恐懼情緒。比方說在傳單上印有病童罹患傳染病的照片,同時以文字描述症狀有多恐怖,以這樣的方法令家長不敢不給小孩施打疫苗。
前面說過,第一種方法非但成效不彰,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那另外兩種方法的效果如何呢?
一項新研究指出,這三種方法其實半斤八兩,效果都不怎麼樣…
實驗參與者是一群大學生,被隨機分成四組,四組分別閱讀不同的衛教單張。第一組閱讀的內容,是〔迷思vs.事實〕,也就是兩欄並排陳列的文字,一欄描述迷思,一欄描述事實。第二組閱讀的是〔視覺圖像化〕的內容,以圖像陳列因接種疫苗而產生副作用的風險,還有感染疾病帶來的風險。第三組閱讀的是會引起〔恐懼〕的關於疾病症狀的詳細描述,旁邊還附有寫實風病患照片。最後一組是實驗的〔對照組〕,他們閱讀的內容是一些跟醫療有關的訊息,但與疫苗迷思無關。
研究者評量了三件事:(1)參與者相信小孩接種疫苗會引發自閉症的程度,(2)參與者相信疫苗會引發嚴重副作用的程度,以及(3)參與者對於給自己未來的小孩接種疫苗會感到猶豫的程度。而評量的時間點有兩個,一個是在參與者讀完衛教單張之後馬上評量,一個是七天後再次評量。
實驗結果之一。圖片修改自Pluviano等人之論文。 |
實驗結果之二、三。 左邊的是「相信接種疫苗會出現嚴重副作用的程度」,右邊的是「會猶豫給自己未來的小孩打預防針的程度」。 分數愈高表示愈相信打預防針會出現副作用,或是對於給小孩打預防針感到愈遲疑。 其餘標籤都和上圖一樣。圖片取自Pluviano等人之論文。 |
結果請見圖片。簡單來說就是沒有一個方法比〔對照組〕的好,而且有些方法不但會引起反效果,這個反效果在七天後還變得更嚴重了。
雖然光看這個實驗無法得知怎麼樣做才是破除迷思的有效方法,但是至少知道政府應該避免做什麼才不會加強民眾的錯誤觀念。啊不過咱們政府做宣導的時候會考慮這麼多嗎?
參考文獻
Pluviano, S., Watt, C., & Sala, S.
D. (2017). Misinformation lingers in memory: Failure of three pro-vaccination
strategies. PLOS ONE, 12(7), e0181640.
doi:10.1371/journal.pone.01816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