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3

研究界的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的是即使兩個研究者的能力相當、對科學的貢獻也相當,但原本就有名的那位會比原本無名的那個得到更多的關注與認可。比方說,只能有一個獲獎人的獎項通常會被頒發給原本就有名的那位(實驗室大老闆),而不是原本默默無名的那位(苦情研究生)。於是,有名的科學家愈來愈有名,相對地也能夠累績更多的名聲與資源。

「馬太效應」最初由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於1968年所提出。但如何解釋這個現象?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些人得到了資源(不管是研究經費、人脈、或其他各式各樣的資源),後續當然更有機會有高品質的研究產出,有了產出後當然就能得到更多的獎項、資助與名望。
只不過,一項新研究顯示上述解釋恐怕不是唯一的原因。

2017/12/15

佩佩豬教歹囡仔大細?真有那麼嚴重嗎?


又到了閱讀歡樂的《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簡稱BMJ)聖誕特刊的時間了!先來一篇跟當今幼兒界火紅的偶像-佩佩豬(Peppa Pig,粉紅豬小妹)有關的文章。(題外話,若論哄小孩的功力,佩佩豬跟巧虎誰會勝出?)
slimmer_jimmer@ flickr(CC BY-NC-ND 2.0)
每年BMJ的聖誕特刊都會節選幾篇主題乍看之下不是很正經,有的甚至有點莫名其妙的文章。但這些文章的研究方法絕大多數都挺認真,而且仔細去想,這些題目背後其實都有深刻意涵或能帶出更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像是去年的〈好小孩才能得到聖誕老公公的禮物嗎?錯!〉(文章連結https://science-wj.blogspot.tw/2016/12/blog-post_16.html)。

2017/12/07

老是被高熱量食物吸引嗎?解決方法是…吃高熱量食物!


你是否覺得自己的注意力常會不由自主地被巧克力、漢堡、薯條、洋芋片、蛋糕、鹽酥雞…這些高熱量食物吸引呢?別擔心,其實你並不孤單。
已經有不少研究都指出,「食物」比起其他不可食用的物品更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而且不需要使用真正的食物,食物的圖片或甚至文字就能達到效果。更可怕的是,高熱量食物(energy-dense food/calorie-dense food)的吸引力遠勝於低熱量食物!
高熱量食物大多高油或高糖,或是高油加高糖。
m01229@flickr (CC BY-NC 2.0)

2017/12/05

是否不該讓審閱人得知論文作者是誰?

研究論文(paper)投稿到期刊接受評審(review)的過程中,採取單盲(single-blind,亦即審閲人知道論文作者是誰但作者不知審閱人是誰)或是雙盲(double-blind,作者不知道審閲人是誰、審閲人也不知道作者是誰)會不會有不同的結果?

「一定的嘛!」──大家大概都這樣覺得。

2017/09/30

努力不懈給嬰兒看可能是有影響的

這是上周刊登在《Science》的研究,主題是努力不懈給嬰兒看或許是有作用的。
圖片取自Leonard等人2017年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