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3

鴿子的文化傳承

四月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有篇文章,主題蠻有趣的—鴿子的文化也是可以累積的(正確來講應該是Cumulative Cultural Evolution)。
圖片來自Sasaki and Biro (2017) Figure 1.
簡單來說就是讓鴿子從某個定點(A)飛回家,重複多次之後看鴿子飛行的距離如何變化。鴿子們被分作三組:【實驗組】、【對照組一】、【對照組二】。看圖很容易理解這三組的差異,不過我還是試著說明一下。【實驗組】總共有五代(generation),第一代只有鴿子1號。鴿子1號重複地從A點飛回家重複了12趟,牠的飛行效率從第1趟到第12趟當然是進步了不少。接著從第13趟開始,加入了鴿子2號和鴿子1號一起飛,這個組合被稱為第二代。第二代飛了12趟以後,鴿子1號退休,由新加入的鴿子3號和鴿子2號一起飛,形成了第三代。以此類推,最後由第五代的鴿子4號和5號完成第49~60趟。至於【對照組一】從頭到尾只有一隻鴿子,自己飛了60趟;【對照組二】則是有兩隻鴿子一起飛了60趟。
左邊是實驗組,中間和右邊是兩個對照組。可以看到實驗組的路徑隨著generation的增加而愈變愈短。
圖片來自Sasaki and Biro (2017) Figure 2.
雖然三組鴿子在第12趟時都已經非常有效率了,但是【實驗組】在第60趟時還是比第12趟時少飛了1.2公里就回到家。於此同時,【對照組一】、【對照組二】則只進步了0.050.04公里。也就是,【實驗組】的鴿子把牠們對路徑的知識傳承給新加入的鴿子,然後新加入的鴿子以前輩所授予的知識為基礎加入一些創新或啟發或修改,讓路徑更完美,再傳承給後輩。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研究者認為這正符合Cumulative Cultural Evolution的定義。看來這種事不是只有人類才會的呢。
Sasaki, T., & Biro, D. (2017). Cumulative culture can emerge from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in animal group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5049. doi:10.1038/ncomms150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