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1

學齡前的性別教育

人們在很年幼的時候就開始會以「性別」來區分其他人,偏好和自己同性別的人玩在一起,而且甚至從兩歲開始就會以「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來推論別人的行為舉止或偏好,比如:小明是男生他應該喜歡玩玩具車、小美是女生所以可能會選粉紅色的衣服穿、男生要剪短頭髮、女生不可以太粗魯…。雖然不知道是否全世界全數文化中的兒童皆如此,但至少美國、中國、巴西、南非等地的研究都發現類似的現象。
Arya Stark from Game or Thrones.
相較於姊姊Sansa,Arya的行為舉止較不符合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


但是,為什麼?一種解釋方式是,人類已經演化出一套能依據他人的性別快速分類、理解、認識他人的系統。另一種解釋是,幼兒之所以會注意性別是因為社會環境和文化教養等因素所致。因為不管是家長、生活周遭的大人、各式各樣的媒體,都大量使用性別來做為分類人的依據。賣場中,有所謂男生玩具陳列區和女生玩具陳列區;幼兒園裡,排隊的時候男生排一列女生排一列…種種經驗讓孩子在很年幼時就學到以性別將人們分類的方法。
我們很難確認環境因素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影響,畢竟多數兒童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不過曾有兩個實驗發現,讓小學學童或學齡前兒童暴露在高度強調性別的教室環境中幾個禮拜的時間,就會讓兒童的性別刻板印象增加,甚至變得比較不喜歡異性兒童、減少和異性兒童的接觸(高度強調性別的環境包括讓男女生座位分開、老師刻意強調小朋友的性別…等)。但是即使過分強調性別確實會加強兒童的性別刻板印象,也不能證明刻意減少性別的標註會讓兒童的性別刻板印象減弱或消失。不過瑞典在幾年前出現了所謂的「中性/無性別」(gender-neutral)幼兒園,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回答這個問題。
在中性/無性別幼兒園中,學校老師會盡可能地避免使用等同於英文中heshe這類帶有性別的代名詞,或是男生、女生這類詞彙,並盡可能直接用兒童的名字或使用中性的代名詞。除此之外,那些會加深傳統性別刻板印象的故事或歌曲也會被老師改編,好打破刻板印象。還有,老師也會避免做出傳統上僅針對特定性別的行為,當然,他們也會鼓勵兒童玩或參與與傳統性別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玩具或遊戲。
那麼,在中性/無性別幼兒園上學的兒童,和在一般瑞典幼兒園上學的兒童,會有什麼不一樣呢?研究者發現,相較於在一般幼兒園就讀的兒童,在中性/無性別幼兒園就讀的兒童的性別刻板印象比較弱,而且他們和不認識的異性小朋友一起玩的意願也比較高。不過他們一樣會依賴性別來幫不認識的人貼標籤,他們的好朋友群的性別組成也沒有比較多的異性。
少部分兒童的家長特別在意中性/無性別教育,可以合理懷疑這些兒童的行為表現和其他兒童的行為表現的差異不只來自於學校教育的影響。另外還有少數兒童不太會區分他人性別,這樣也很有可能會對資料有所影響。所以研究者將這兩類兒童的資料摒除之後重新分析。重新分析的結果顯示,中性/無性別幼兒園和一般幼兒園兒童在性別刻板印象得分的差距,仍然出現在年紀大一點的男性兒童族群,不過中性/無性別幼兒園兒童和不認識的異性小朋友玩的意願依舊較高。
總結來說,中性/無性別幼兒園的教學方式似乎多少能減弱兒童的性別刻板印象(不過有效對象可能僅限於年紀稍長的男生),而且還能提高兒童和異性兒童互動的意願,只是這樣的教學方式似乎無助於消弭兒童自動幫他人貼上性別標籤的行為。
參考文獻

Shutts, K., Kenward, B., Falk, H., Ivegran, A., & Fawcett, C. (2017). Early preschool environments and gender: Effects of gender pedagogy in Swede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62, 1–17. doi:10.1016/j.jecp.2017.04.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