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生病的個體,是動物降低遭受病原體感染的適應性行為之一。不要懷疑,人類就是一種動物。為了成功地迴避病人(不論是在意識或無意識層級),首要之務是辨識出生病的個體。當然,咳嗽、鼻涕都已經不停歇這類症狀明顯的,誰都能馬上就辨認出來。但是這樣還不夠,畢竟某些疾病的外顯症狀或初期症狀並不明顯。
Brian (CC BY 2.0) |
老鼠可以聞出生病的老鼠,狗在接受訓練後也可以聞出罹患特定種類疾病的人類病患。但是和這些嗅覺相對敏銳的動物相比,人類有辦法以嗅覺來辨識病人嗎?另一方面,我們時常會用「臉色紅潤」、「氣色很差」這類形容詞來描述不同的健康狀態,但我們真的有辦法光看一個剛生病的人的臉就知道他是否健康嗎?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先請來一群健康男女,並為他們分次注射食鹽水還有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一種內毒素,可引起強烈免疫反應)【註:每個人都會到實驗室兩次,中間間隔3-4週。在雙盲的情況下,一次接受食鹽水的注射,一次接受脂多糖注射。注射脂多糖這次,就是所謂生病的狀況】。臉部照片的拍攝時間在每次注射完畢後兩小時。至於氣味,則以縫製在T恤腋下的溢乳墊(nursing pad)收集,收集時間自注射時開始至注射完畢5小時。
接著,研究者找來另一群實驗參與者,根據每張照片(只露出臉部)給予評分-你有多喜歡這個人?這群參與者沒有被告知的,是當他們在觀看照片的同時,也會聞到研究者先前所收集的胳肢窩的味道。只不過照片的健康狀況和味道的健康狀況有一致的時候,比方說健康的臉搭配健康的體味,也有不一致的時候,例如生病的臉搭配健康的體味。實驗結果是,不論搭配哪一種體味,生病的臉就是比較不討人喜歡。同樣的,不論是生病的臉或健康的臉,只要同生病的體味一起出現,這些臉就變得不討人喜歡。
這是同一個人在健康狀況(注射食鹽水)和生病狀況(注射內毒素)下的照片。 圖片取自Regenbogen等人2017年之論文。 |
在這之後,研究者單獨呈現照片和味道,讓參與者針對兩者一一評分。相較於健康時的臉孔,生病時的臉孔被評為較不健康、較不具吸引力、較不想與之產生社會接觸。但是參與者對於健康和生病的體味的評分,則不具明顯差異-他們並不覺得其中一個令他們感覺特別不愉悅、也不覺得有哪一個比較不健康。
總的來說,人類確實有能力光從一個人的臉就能判定這個人有沒有生病。同時,人類的嗅覺系統也有能力偵測生病的味道。只是在我們能夠意識到「唉呀這是生病的味道」、「噢噢這個人生病了」之前,我們就已經不喜歡有這種味道的人了。
先前曾有研究指出人類在聞到恐懼的胳肢窩味道時會做出恐懼的表情,但在聞到厭惡的胳肢窩味道時會做出厭惡的表情,而且是在人們不自覺的情況下。在另一個研究中,女性參與者明確指出,患有淋病的男性的汗水和健康男性的汗水,聞起來的愉悅程度有所差別。看起來,人類的嗅覺功能可能比我們過去所以為的還要強大。
參考文獻
de Groot, J. H. B., Smeets, M. A. M.,
Kaldewaij, A., Duijndam, M. J. A., & Semin, G. R. (2012). Chemosignals
Communicate Human Emo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11),
1417–1424. doi:10.1177/0956797612445317
Ferdenzi, C., Licon, C., & Bensafi,
M. (2017). Detection of sickness in conspecifics using olfactory and visual
cu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24),
6157–6159. doi:10.1073/pnas.1707139114
Moshkin, M., Litvinova, N., Litvinova,
E. A., Bedareva, A., Lutsyuk, A., & Gerlinskaya, L. (2012). Scent
Recognition of Infected Status in Humans.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9(12), 3211–3218. doi:10.1111/j.1743-6109.2011.02562.x
Regenbogen, C., Axelsson, J., Lasselin,
J., Porada, D. K., Sundelin, T., Peter, M. G., … Olsson, M. J. (2017).
Behavioral and neural correlates to multisensory detection of sick huma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24), 6400–6405.
doi:10.1073/pnas.16173571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