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0

透過兒童繪本教小孩,主角是誰有差嗎?

童書、故事書、兒童繪本,不只被大人當作安撫小孩的工具,也被當作教育小孩的媒介。不管是生活習慣的養成,還是價值觀的建立,主題包羅萬象琳瑯滿目,幾乎是想得到的都找得到。有趣的是許多童書或兒童繪本內的主角都不是人類,而是動物,而且是擬人化的動物。不管是兔子、獅子、大象、小豬、青蛙、老鼠、狐狸、還是長頸鹿,時常以穿著人類的衣服,用兩隻腿走路,說話時和人類一樣比手畫腳的形象出現。有人說,以動物作為主角比較能吸引小孩的注意力,但不確定這個說法有沒有證據支持。但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Patricia Ganea質疑,若繪本的主角是擬人化的動物而不是人類,那麼繪本中想要傳達給小朋友的教育訊息可能不一定能讓小朋友接收到。
Enokson (CC BY 2.0)

2017/08/17

「欸欸、那看起來好像一張臉!」-其實猴子跟你想的一樣

今天來教大家一個英文單字:pareidolia,名詞,發音為/per-ī-ˈdō-lē-ə/,中文翻譯為空想性錯視。什麼意思?就是把無意義影像看作有意義畫面的情況或傾向。比方說,火災現場熊熊烈火的上方好像有惡魔的身影(其實只是濃密的黑煙)。
Simon Harriyott (CC BY 2.0)

2017/08/10

破除迷思的好方法?

這世上存在很多迷思,或都市傳說,而且有些好像不管再怎麼宣傳再怎麼教育也無法根絕,其韌性之強根本和蟑螂不相上下。像是「人類只用了大腦的10%」,或是「接種MMR疫苗可能會讓小孩得自閉症」(註:MMR疫苗為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後者這類迷思不但會危害到個體的權益,還有導致傳染病的大爆發的風險,所以若是能夠糾正民眾的觀念,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只是,要怎麼糾正呢?
World Bank Photo Collection (CC BY-NC-ND 2.0)